辦理採購作業是公務員最佳的生涯歷練
採購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做得好是應該,做不好是活該,縱使被嫌到不行,也要任勞、任怨與任謗。
辦理採購作業是公務員最佳的生涯歷練
◎朱言貴
傳統上,公務員享有公權力,相對於一般民眾來說,處於高高在上之地位,大都未接受過來自民間的挑戰,所以每每自以為是。
正因為如此,多數公務員由於安於故常,缺乏外在的壓力,普遍缺乏強烈的憂患意識,一旦遭遇外界的挑戰,往往窮於應付,顯得應變無方,此乃其來有自。
唯獨辦理採購的公務員則不然,他們不是「溫室中之花朵」,隨時必須接受廠商的質疑及挑戰。畢竟現在的廠商無比精明,只要採購作業程序有損害個人權益之虞,動輒四處投訴或興訟,絕不善罷干休。如此一來,承辦採購的公務員,即有較多的磨練機會,可以說非常難得。
去(民國99)年面對花博案空心菜單價問題,臺北市政府被在野黨攻擊得體無完膚,癥結即在於臺北市政府政務官,缺乏基層採購業務的實戰經驗,往往連話都說不清楚,當然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雖然採購是一件小事,但是要處理至面面俱到之程度,確實有其相當的困難度;尤其採購牽涉到公平性問題,除了要讓所有競標者心服口服之外,同時也必須做到物超所值的地步,才能讓納稅人真正安心。
西漢初年的名相陳平,原本是窮困的市井無賴出身,但是在祭祀時,分割豬肉給參與大眾,卻能夠做得十分公平,而為鄉里所稱道;同時在擔任左丞相職位之際,對於漢文帝的國政諮詢,回答得相當得體,遠超過右丞相周勃,充分獲得漢文帝之賞識,從而取而代之。升任右丞相之職位,絕非憑空獲致。
辦理採購之訣竅無他,就是公平與透明而已,如果做不到上述兩點的要求,那麼辦理採購業務,勢必成為一件極為繁瑣的苦差事。凡是沒有得標之廠商,莫不想盡辦法討回「公道」,因此在應對進退之間,在在考驗承辦採購公務員的胸襟與器識。操守乃是起碼的條件,如何圓滿妥善處理,始為重點所在。
多數從事採購業務的公務人員,在其職業生涯的過程中,難免接到廠商的黑函,或是成為社會各界指控的對象,在在需要逐一面對。辦理採購業務的本身,即是人生最佳的試金石,讓公務員在險象環生的處境裡,一方面禁得住廠商賄賂利益之誘惑;另一方面則考驗其在廠商虎視眈眈下,能否沉著因應,始終屹立不搖。
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在兩軍對陣之際,必須能夠見招拆招,不是臨時抱佛腳即足以濟一時之窮,關鍵繫於平時的真功夫,是否真正下得深。面臨民主化的社會,殆無耳根清淨的空間,公務員隨時須接受各式各樣的挑戰,務必事先調適好自己;磨練之道就從辦理採購業務開始做起,別無終南捷徑可尋。
筆者從學生時代的書籍採購,到服預官役的東引軍中採購,以及中油桃園煉油廠的採購業務,深知採購係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做得好是「應該」,而做不好是「活該」,縱使被嫌到不行,也要任勞、任怨與任謗。能從各式各樣的採購過程中,學習到談判與進退應對的技巧,絕對是書本裡買不到的寶貴經驗!
(作者現任臺灣中油公司法務室專員)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一百年三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