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里山自然村
在里山自然村,人可以充分融入周遭環境和大自然的生活體驗當中。
走訪里山自然村
◎胡雙池
北宜公路小格頭附近北47縣道8.3K的位置,有一處「二格山自然中心」,值得去拜訪參觀。這處自然中心是由方正泰、黃澄枝兩位志同道合的夫婦,共同親手打造的自然園地。
方先生出生於本地,國中後才離開家鄉到外地讀書;原先從事建築開發案工程,多年前參加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志工服務,後又參加玉山國家公園的導覽解說,前後有10年的資歷。民國92年開始將自家所擁有的127公頃私有山林土地,設立自然中心,提供社會大眾、學校師生一處戶外學習的場域。
方先生很懷念幼年時的山居簡樸生活,認為人可以充分融入周遭環境和大自然的生活體驗當中。他的構想很單純,就是從推動悠活、慢食的這種精神發想。後來認識了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的周儒教授,相互交流一些實務上與理論上的知識,又參考日本金澤大學里山角間自然學校的發展經驗,於是方先生在靠近縣道路口的位置,畫出30公頃的土地,重新規劃了一處新的「里山自然村」,「里山」源於日語Satoyama 故鄉的山之意。
在樹蔭下我見到方太太,她正在準備藍染的前置作業。聽講了里山的經營理念後,隨著方太太到下方兩層樓的里山會館前,方太太親自將白色手帕,放在大菁染劑中揉搓漂洗。
這棟可以容納200名孩童上課的場所,當初是聘請本地泰雅族原住民朋友興建;除了就地取材外,也使用進口木料,以自然工法一木一瓦所建構而成。又耗時將近三年,才陸續將里山會館、土造屋、傳統工藝場、土造麵包窯、景觀咖啡屋、戶外柳杉教室、探索教育場所12站、自然農耕場,以及2,500公尺的解說步道陸續完成。
於是自然農耕營、傳統文化研修寒暑假森林營隊、搭寮成庄-里山造屋課程、四季雜煮會、古道會、收穫祭等一一登場。孩童們驚喜與歡笑聲,洋溢在課堂與林蔭間;歡樂與學習的精神,在夜晚觀賞螢火蟲與窯烤披薩裡,成為來到自然中心的學童與家長們流連忘返的一處心靈基地。
自然中心在95年獲得行政院與環保署頒發的國家永續發展獎和環保團體保育卓越獎項作為鼓勵。
我離開中心在大門口停留,忽然見到四五隻藍鵲,從電力高塔飛越樹梢到山林邊,美麗的身影與長長的尾羽,一一劃過眼前,驚鴻一瞥。剛才方太太還說,自然村內的穿山甲、領角梟與藍腹鷴都是常客,此言果真不假。
北宜公路上的臺北縣野鳥中途之家與二格山自然中心,一公設一民營。這兩個處所,都是為鳥類與人類,接觸或是回歸大自然懷抱所做的一番奉獻與努力。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