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集水區經營的重要性

2012-11-19 12:54

 

妥善維護森林,因為這是臺灣經濟、生命、財富的命脈。

森林集水區經營的重要性

◎胡雙池

  日前參加一場在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舉辦的「2011森林集水區經營研討會」,研討會的內容,包括集水區氣象與水文、水土資源保育、溪流水質與生態監測、集水區經營策略等主題,使人充分體認臺灣地區森林的保育及養護,是維繫臺灣河川與水力的源頭,至關重要。

  近年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遷,造成氣候的極端值增大,使得世界各地水災、旱災、龍捲風等頻頻發生,而且一年比一年嚴重,一次比一次驚人。氣候變遷的議題,已然成為國際間的顯學。

  每年颱風季節來臨,所帶來的豪大雨,往往造成降雨地區的土石災害,人命、房舍、產業,都造成巨大的損害。尤其民國98年8月初的莫拉克颱風,導致「八八水災」,重創南臺灣,引發空前的災難。

  當時山林崩塌地的面積多達3萬4,757公頃,許多批評的聲浪指向政府機關對山坡地及森林集水區的經營不當。事實上,臺灣早被聯合國列為氣候變遷下的高風險之島,從地質和地體的結構來看,幾乎沒有一處是安全的地方。而頻繁的地震使得地質結構更為鬆動,導致每次經歷風災的地區,不是崩塌便是土石流不斷,國土更形破碎。面對風險愈來愈高、災難愈來愈頻繁的臺灣,我們不但要正視國土脆弱的事實,更應長期考量如何解決此一重大問題。

  歷次遭受重大的天然災害後,在政府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有效運用預算,分階段、分等級完成復元工作,確實需要精確的考量。在偏遠地區或無立即危險之處,只能依賴大自然的復育,期待逐漸恢復以往青山綠水的面貌,共同面對未來氣候變化的挑戰和威脅。

  森林集水區的經營,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從水循環開始,到地表逕流的產生,啟動表土沖蝕、崩塌,以至於治理層面的水土災害防治,政策面的土地利用管理探討等,所研究的範圍包羅萬象。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環境的改變,現階段森林集水區經營的重點,不僅需要維護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同時也要擔負起國土保安、坡地減災的重責大任。

  與會的林業試驗所黃煜星所長,語重心長地說,臺灣森林的妥善維護,是臺灣經濟、生命、財富的命脈。黃所長對於需要上山下海的林業青年人才,更是縈縈期盼,希望大家能推薦優秀的有志青年,共同為守護臺灣的山林而持續努力。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一百年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