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也可以買東西─談行動支付工具
錢包會成為歷史名詞,出門只要帶個手機就可以搞定一切。
手機也可以買東西─談行動支付工具◎魯明德 壹、前言以前出門要帶個包包,因為坐公車需要零錢、買東西需要鈔票;曾幾何時,由於科技的進步,出現了悠遊卡,解決了我們出門要帶一堆硬幣的窘境。隨著科技的再進步,悠遊卡的特約商店越來越多,而我們的鈔票也可以越帶越少,悠遊卡無法支付的大額消費,還有信用卡可以交易。PayPal的總裁Scott Thompson甚至預言:到2015年時,錢包會成為歷史名詞,因為屆時數位貨幣已可在美國任何地方使用。 當雲端運算已成為一個銳不可當的趨勢後,搶奪付款商機的業者,已經不只有銀行了,如發行悠遊卡的悠遊卡公司、發行iCash的7-11,而未來呢?當蘋果公司推出智慧型手機iPhone後,大家才發現原來手機可以做這麼多事情!本文將介紹手機如何用來做為支付工具;在不久的將來,或許我們出門只要帶個手機就可以搞定一切。 貳、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它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的點對點資料傳輸,電子設備不需要接觸,只要在一定的距離內,即可互相交換資料。這種技術是由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演變而來,目前的技術是以Philips的子公司NXP推動的Mifare和Sony的FeliCa二種規範為主軸;由於其基礎是來自RFID,因此,它的資訊交換技術也包含了主動和被動兩種讀取模式。 有了NFC的技術還需要手機的配合,這樣的經營模式才能創造出價值。NFC手機是在原有的手機架構上,再加上一顆智慧卡安全晶片SmartMX及NFC晶片,它整合了非接觸式IC卡、點對點傳輸及RFID讀卡機等三項功能。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預估,在未來的4年中,全球內建NFC的手機出貨量,將大輻成長,2012年有機會突破1億支,到2014年更可能超過2億支的市場規模。看到這個商機,Google宣布即將與電信業者Sprint合作,推出Google Wallet,透過Sprint的程式傳送到Google的Nexus S 4G手機上;目前的合作夥伴有花旗銀行、MasterCard、Visa等。 參、NFC手機目前應用與發展MasterCard是較早投入NFC技術發展的業者,它在2001即投入行動支付領域;2002年推出PayPass的非接觸式付款平台;2004年先與Motorola合作進行NFC付款的實驗計畫;2007年開始在臺灣與銀行及電信業者推出NFC的實驗計畫,目前全球已有2,800萬台PayPass裝置,超過8萬家商家使用。PayPal成立於1998年,原是一家提供線上交易支付的廠商,2002年被eBay併購後,開始布局NFC技術的無線交易市場;今(2011)年夏天亦推出相關服務,讓用戶可以透過付款或轉帳,目前有800萬名會員可利用行動裝置完成支付。 國內則自2007年起,就有銀行、電信業者開始進行實驗計畫,嘗試推動小規模的NFC行動支付試點。7-11以其既有的iCash及悠遊卡為基礎,與中華電信合資成立點鑽整合行銷,切入第二類電信的市場,搶占NFC付款的商機。中國大陸的NFC付款市場,2011年是個關鍵發展年,因為2011年5月大陸確定了NFC支付的技術規格,目前已經取得許可的廠商,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網路、手機業者,如支付寶、財付通、快錢、錢袋寶等;第二類是金融業者,如銀聯商務、通聯支付等;第三類是電信業者,如聯動優勢。 肆、結論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消費性電子已被列為資訊科技的一環,而手機的功能已不再侷限於打電話、發簡訊。由於NFC技術的成熟,未來它變成一種支付工具,已是指日可待的事。雖然蘋果公司的iPhone目前尚未提供付款功能,但面對它的競爭者Google、Nokia都推出具NFC功能的產品;相信不久的將來,蘋果迷也可以用iPhone做為付款的工具了。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二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