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強制後座乘客繫安全帶談安全駕駛

2012-11-18 18:36

國父孫女孫穗芬於100年元旦搭車遭對向失控的車輛撞擊,坐在後座的她因未繫安全帶,傷勢嚴重送醫急救不治。

從強制後座乘客繫安全帶談安全駕駛

◎吳笑輝

壹、前言

  今(101)年2月1日已實施強制小型車後座乘客繫安全帶措施,全國各警政單位大執法,希望民眾建立後座乘客須繫安全帶的觀念。
交通部表示,總統已於去(100)年5月11日公布〈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1條有關小型車後座乘客應繫安全帶的規定;一般成人部分,今年2月1日起執法取締,在平面道路違規罰鍰新臺幣(下同)1,500元,在高速公路或快速公路違規罰鍰3,000元到6,000元;4到12歲或18公斤到36公斤兒童,將從8月1日起開罰。交通部又指出,依過去研究分析顯示,交通事故中,後座乘客未繫安全帶死亡率為有繫安全帶的2.7倍。乘坐汽車繫妥安全帶,行車時萬一發生碰撞等事故,可以降低傷害程度,減少死傷人數。為了乘車安全,民眾應重視行車安全並養成乘車即繫安全帶的習慣。

貳、小型車後座乘客應繫安全帶修法緣起

  國父孫女孫穗芬,去年元旦早上搭車行經臺北市建國高架橋南下桃園匝道時,遭對向失控的超速車輛撞擊,坐在後座的她因未繫安全帶,傷勢嚴重送醫急救,歷經29天救治,仍因腸道無法吸收營養及多重器官衰竭,不幸於1月29日下午病逝新光醫院,享年73歲。孫家人建議,希望臺灣能立法要求後座乘客繫安全帶,以確保安全;交通部表示會在下會期提出修法,而有切身之痛的立委陳朝龍則呼籲,盡速推動修法,不要讓遺憾再發生。經朝野努力,「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1條小型車後座乘客應繫安全帶終於修正公布,今年2月1日起實施。

參、建議

一、疲勞駕駛容易發生事故應下路停車

  當您疲勞時警覺性就下降,而身體在夜間自然想要睡眠。大多數駕駛者在夜間警覺性下降,特別是在午夜之後,所以往往不能像平常一樣及早發現危險或快速作出反應,因此,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感到昏昏欲睡,唯一安全的解決辦法是下路停車,補充一些睡眠。
另外,想要在長途旅行中避免疲勞,必須:

(一)啟程前充分休息,至少晚上和平時睡得一樣多。
(二)不要服用任何容易嗜睡的藥物。
(三)不要長時間駕駛,盡量避免在深夜駕駛。
(四)即使沒有感到疲勞,仍然要經常停車休息。
(五)保持目光在道路的不同位置移動。交替觀察近處和遠處、左側和右側的景物。
(六)試著嚼口香糖或跟著收音機唱歌。
(七)把車窗搖下,呼吸一些新鮮空氣。如果在白天總是感到疲勞並經常打瞌睡,應當請醫生檢查是否有睡眠失調症。

二、避免橫禍要重視安全帶

  美國加州駕駛人手冊,有下列安全帶嚴格規範:

(一)駕駛本人及年滿16歲或體重達60磅的所有乘客均須繫安全帶,否則不得開車。如果不繫安全帶,將會收到交通違規罰單。另外,如果未繫安全帶的乘客未滿16歲,駕駛者亦將收到罰單。
(二)駕駛應該始終繫安全帶(包括肩部及下腰安全帶),而且即使車上裝有安全氣囊,亦應如此。如果駕駛時僅僅繫下腰安全帶,若發生事故,生還的概率是不繫安全帶者的2倍;如果您同時繫下腰安全帶和肩部安全帶,生還的可能性會提高3至4倍。
(三)孕婦繫下腰安全帶時位置應盡量在腹部以下,肩部安全帶則應在雙乳之間和凸起的腹側面。
(四)發生事故時,使用安全帶能減少從車中拋出的可能性。如果沒有同時安裝並使用下腰安全帶和肩部安全帶,在某些車禍中可能會受到嚴重傷害,甚至是致命傷害。
(五)凡未滿6歲或體重60磅以下的兒童,都必須使用經聯邦政府批准的兒童安全座椅,且座椅須安放在車輛的後排座位上。

肆、感想

  隨著汽車數量與性能的不斷提升,車輛的安全性也日益受到消費者與車廠的注意,氣囊、安全帶等安全配備已被車廠視作車輛整體設計的重要部分,以保護寶貴的生命。但「沒繫安全帶」一切枉然。另外,疲勞駕駛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您昏昏欲睡,唯一安全的解決辦法是下路停車,補充一些睡眠。希望此篇報導,能使夫妻相互提醒,同事相互流傳,避免悲劇一再發生。

(作者為前臺北市政府公車處科長)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