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大專院校教師申請學術研究計畫 可能衍生法律問題之探討(上)
涉及向政府機關申報經費補助及核銷事務者,不可便宜行事。
公立大專院校教師申請學術研究計畫
可能衍生法律問題之探討(上)
◎吳榮修
壹、前言
大專院校學術自由應受尊重,司法及行政調查不宜恣意介入,惟大專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以外之行政事務,仍應受相關法令規範。因目前國家財務緊縮,關於政府之會計、審計稽核機制將趨於嚴格,以避免無謂浪費,或是有人謀不臧之弊端,是故涉及向政府機關申報經費補助及核銷事務者,更不可便宜行事。
鑑於去(99)年3、4月間,國內陸續傳出某北部知名國立大學教授「聘用近親或配偶擔任助理申報費用」、某南部知名國立大學教授「虛報人頭及浮報支出申領費用」之案件,不僅引發檢調機關重視,監察院亦展開調查,使得國內提供學術研究專案計畫數項較多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下稱:國科會)及教育部等2部會,不得不特別重視此一議題之後續發展。原先學術界有所謂「一國兩制」之作法,即國科會多要求教師及任教學校檢討改進及追繳款項或不予核銷補助款,而教育部多由政風機構內部調查後移送檢調偵辦及追究刑責之處理方式,未來將朝涉及不實報銷即移送司法調查偵辦之方向。
貳、各階段可能衍生之法律問題
一、申請階段料
較常見者為「資格文件不實」類型,此種行為涉及刑法偽造特種文書罪及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如:偽變造證照及能力證書等〉,或刑法偽造文書罪及行使偽造文書罪〈不實數據或不實內容之公、私文書等〉。
二、執行階段
較常見者為「取得不實單據憑證」類型,此種行為涉及刑法業務登載不實罪〈如:採購支出、消費支出等;其態樣為:以少報多、虛列支出、以其他非業務所需之單據抵充等〉;至於自行填寫單據或請知情廠商代填,其法律效果不同,後者可能為業務登載不實罪之共犯。另外如於一定期間內將公物挪作私人用途,則可能涉嫌觸犯侵占罪。
三、結報〈決算〉階段
較常見者為「以不實單據憑證申報核銷」類型,此種行為涉及刑法業務登載不實罪及行使偽造文書罪〈不實數據或不實內容之公、私文書等〉、刑法詐欺罪。另外如將應繳回之公物藉故不繳回而挪作私人用途,則可能涉嫌觸犯侵占罪;以他人之創作充作自己之研究報告,則可能違反著作權法。
參、適用法律及案例介紹
公立大專院校教師接受委託從事學術研究計畫,較常發生之不法弊端為「涉及登載不實」、「浮報詐欺」及「侵占」等3類型,另外還有違反著作權法之抄襲、不當引用。不管屬於上述何種類型,行為人均可能擔負刑事責任、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有時候3種責任均需承擔,損害賠償、違約金、不予核銷經費或追繳所得,最後還落得個人學術名譽受損,甚至影響研究團隊、任職學校聲譽,使得學術評鑑等級降低或經費補助減少等。
一、公立學校教職員是否為公務員
刑法第10條第2項明定:「稱公務員者,謂下列人員:一、依法令服務於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所屬機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以及其他依法令從事於公共事務,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者。二、受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所屬機關依法委託,從事與委託機關權限有關之公共事務者。」故公立學校教職員之身分,原則上非屬刑法及貪污治罪條例所稱之公務員,例外情形「依法令從事與公權力相關事項」,如:公立學校內之教職員工,於校內依政府採購法規定辦理採購事務之人員;「受政府機關聘任從事與公權力相關事項」,如:受聘擔任政府機關採購甄選、評選委員等職務。至於公文書與私文書之區別,依刑法第10條第3項規定,稱公文書者,謂公務員職務上製作之文書。故非公務員所製作之文書即為私文書。
二、構成要件及案例介紹
-
一)偽造特種文書罪
刑法第212條:偽造、變造護照、旅券、免許證、特許證及關於品行、能力服務或其他相類之證書、介紹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
案例:國科會○○專案研究計畫申請資格,其一為主持人需具某特殊專業技能。某公立大學教師甲為求取得該研究計畫,向不知情之友人借得該特殊專業技能證書正本後影印,於影本上貼用本人照片,以及以立可白塗去友人姓名基資,再填上本人之基資,再以影印本資料作為申請附件。
解析:某公立大學教師甲→行為人;向友人借用證書影印→偽造關於能力之證書;據以申請研究計畫→行使偽造特種文書。論科:甲之行為觸犯刑法第216條行使第212條之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
(二)偽造文書及詐欺取財罪
刑法第215條: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刑法第339條第1項: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一千元以下罰金。
案例:某公立大學教師乙向國科會申請○○專案研究之經費補助,明知未採購支出參考資料影印費,竟向經常往來之某影印店取得空白收據,自填影印支出新臺幣5,000元之內容,並據以向國科會申請補助款。 (待續)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一百年二月號